中華上下五千年。燈籠與中國人生活息息相連,寺院、道觀以及民間家家戶戶,處處都有掛燈籠的習俗。仔細推算,中國有燈是秦漢以后的事,有紙燈籠有可能是在東漢,紙發明之后。
中國的燈籠,不僅是用以照明,裝飾,同時它往往也是一種吉祥的象徵。吳敦厚說,宮燈就代表喜慶;傘燈代表人丁興旺。所以,過去每家都有字姓燈,懸掛在屋檐下和客廳中。寺院的佛前供桌上常供有兩盞大燈,代表開啟我們的光明智慧,破除眾生無明煩惱。這些都是幾千年的習俗延續。
不過,燈籠最讓人遐思、期盼的恐怕還是元宵節的花燈了。元宵觀燈的習俗起源于漢朝初年,唐開元年間,為了慶祝國泰民安,乃扎結花燈,藉著閃爍不定的燈光,象徵彩龍兆祥,民阜國強。
傳統中寺廟是以黃色為主,燈籠的大小、顏色全以個人喜好變化,無所謂一定的象徵意義。
除了照明以外,燈籠還有其他意義。每年正月私塾(古代的學校)開學時,家長會為子女準備一盞燈籠,由老師點亮,象徵學生的前途一片光明,稱為「開燈」。后來就由此演變成元宵節提燈籠的習俗。由于字音和「添丁」相近,所以燈籠也用來祈求生子。到了日據時代,愛國志士們在燈籠上繪制民間故事,教導子孫認識自己的文化,所以又具有薪火相傳的意義。
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、點燈敬佛的佛事活動。以回向六道一切眾生新的一年里消災免難、生活幸福、家庭平安、諸事興旺。以后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。
讀完這篇文章后,您心情如何?